教师
俞凯,现任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特聘教授、博导,思必驰公司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优青、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本科、硕士,英国剑桥大学工程系博士。长期从事人工智能领域的智能语音及语言处理、人机交互、模式识别及机器学习的研究和产业化工作。在语音识别及合成、自然语言理解 、口语对话系统、认知型人机交互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国际先进的研究、工程和产业化成果。在国际一流会议和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得Computer Speech and Language,Speech Communication 等顶级期刊最优论文奖和InterSpeech等多个顶级国际会议优秀论文奖,在语音识别、对话系统等一系列国际评测中获得冠军。他是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高级会员,中国大陆高校首个IEEE Speech and Language Processing Technical Committee 委员(2017-2019),IEEE Transactions on Audio Speech and Language Processing 副主编,曾任InterSpeech等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主席,ACL、EMNLP等国际会议研究领域主席。
申丽萍,博士,副教授,交大e-Learning实验室负责人。自2001年起为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委员,获委员会“20周年卓越贡献奖”。曾任SCI期刊Journal of Ambient Intelligence and Smart Environments编辑。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自适应学习技术、情感计算与学习数据分析。主持多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科技支撑项目。近年来在国内外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其中论文“Affective eLearning: Utilizing Emotion Data to Improve Learning in the Pervasive Environment”获2016年上海CCF普适计算与嵌入式分委员会最佳英文论文奖,该论文谷歌学术中显示被引达500多次。同时已授权专利1个,负责起草已发布国家标准4个,参与起草已发布国际标准2个。是教育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系列标准的联合召集人,上海市人工智能技术协会标准人工智能大模型系列标准的主要起草人之一。
陈谐,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工程获得者。厦门大学本科,清华大学硕士,剑桥大学博士,博士毕业后在剑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美国微软语音与语言研究组任高级研究员和资深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是深度学习和智能语音信号处理,如语音识别,语音合成和基于语音的自监督学习。在语音主流会议ICASSP, InterSpeech, ASRU和期刊IEEE/ACM, TASLP发表论文50余篇。
吴梦玥,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博士。上海市浦江人才获得者。中国计算机学会语音对话及听觉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多媒体信息研究的工作,研究兴趣主要为丰富音频信息感知、自然语言处理、以及多模态融合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包括精神卫生、公共卫生以及相关健康声学大数据研究。率先提出音频-文本摘要任务,成为丰富音频领域新的旗舰任务。在ICASSP、Interspeech、Multimedia、IEEE/ACM T-ASLP等智能音频处理及多媒体重要会议和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作为负责人和参与者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重大研究计划等项目。
陈露,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副研究员。主要研究兴趣包括类ChatGPT对话式大语言模型、自然语言处理、AI for Science等。目前已在TPAMI、NeurIPS、ACL等重要国际会议和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研究成果获自然语言处理权威国际会议COLING2018领域主席推荐奖、第十七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NCMMSC2022)最佳论文奖、2020年上海交通大学优博奖、2021年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优博提名奖、2021年ACM中国(上海分会)优博奖。曾多次带领团队参加国内外智能人机对话与智能问答方向权威挑战赛/技术评测(包括DSTC、Spider、CSpider、CBLUE2.0等)并获得冠军或第一名。其部分研究成果通过产学研合作获得大规模推广应用,转化专利获得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他还担任国际计算语言学协会滚动审稿机制(ACL ARR)领域主席、自然语言处理顶级期刊TACL常设审稿人(Standing Reviewer),多次担任ICML/NeurIPS/ACL/EMNLP等重要国际学术会议的程序委员会委员。